押注中港的太古第六代施銘倫

2018年接管太古集團的施銘倫,決心押注中國及香港。

2018年接管太古集團的施銘倫,決心押注中國及香港。

國泰全球狂炒8500人,當中香港佔5000多人,港龍成為歷史,重組可以節省開支,然而面對武漢肺炎疫情,何時恢復國際間的流動,可以問的只有上天。有些事,是命中注定、是運,你本以為是靠山,跟着它走賺大錢,但那個它隨時反面不認人,當不再需要你,過去賺了多少都要嘔出來,國泰的母公司太古,與不少香港的商人,就是這樣在華走過一百五十年。

2018年7月1日,正值香港回歸紀念日,太古決定在這個特別日子「改朝換代」,由當時年僅44歲,太古創辦人施懷雅家族第6代施銘倫執掌太古的上市王國。太古自在香港上市40多年以來,經歷了8代大班,由第一任的布立克,到之前的史樂山,通通都不是由施懷雅家族成員。終於,到2018年,太古的上市王國迎來了首位家族成員施銘倫掌舵,本以為可以大展拳腳,然而命運就是命運,坐了一年大班,即面對「反修例抗爭」的問題,死死地氣親自北上「Say Sorry」,以為大步跨過,武漢肺炎在後,敗走了港龍航空。

時間回到英治時期,太古、怡和、和黃及會德豐是香港四大洋行,英資是本港商界霸主,然而在中英就香港前途進行談判前後,和黃及會德豐已分別落入李嘉誠及吳光正手上,餘下的只有太古及怡和,兩者亦選擇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本在香港上市的怡和對中國欠缺信心,轉往新加坡上市,更將山頂梅道物業轉售及嘉里集團的郭鶴年,又把皇室堡、夏愨大廈等核心物業轉售給大劉旗下的華人置業,僅留下中環的地標物業,擺明撤資離去,對共產黨投下不信任一票。

然而太古大不同,趁機加強在香港投資。在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後,買入現時太古廣場地段,80年代後期,再一舉將本身是太古船塢及糖場的鰂魚涌地皮,改為地產項目,變身現時中產聚集地太古城。到90年代再將鰂魚涌一帶發展成現時的太古王國太古坊;1993年,太古聯同中信泰富,投得九龍塘又一城地皮,發展商又一城商場,之後再輾轉賣給新加坡的豐樹基金。

太古將太古船塢及糖場的鰂魚涌地皮改建成太古城。

太古將太古船塢及糖場的鰂魚涌地皮改建成太古城。

中英談判向中國示好

由中英談判到香港回歸之前,太古的舉動,顯示向中國投下信任一票,希望把握到中國搵大錢的機會。正值1989年,太古決定在浙江成立可口可樂公司;1995年再於華南成立廣東可口可樂公司,在廣州、惠州及三水設廠,陸續將可口可樂打入中國;1993年,太古在夏門成立太古飛機工程公司,開始獲中央信任,同時利用太古對中國及香港的投資,向世界證明可以成功令香港回歸。

踏入二十一世紀,一直向中國示好的太古,終於等到搵大錢的機會,旗下的太古地產開始踏足中國市場。2001年,太古開始發展位於廣州天河區大型綜合發展項目太古匯,花了10年終於在2011年建成;2008年北京奧運,太古更買入北京朝陽區三里屯太古里,建成以四合院為主題的太古里購物商場;2012年,太古買下北京另一項目頤堤港;2015年,在成都的遠洋太古里開幕;2016年,太古與香港興業合作發展的興業太古里落成。

太古一早已進軍中國市場,但在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當時太古司理羅拔士認為政局大變,加上經歷多場政治運動,決定全面撤出中國。直到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當時施懷雅家族的第五代施約翰及施雅迪開始與北京重新建交。1984年,中英初步達成香港回歸安排之時,太古向世界表達了鼎力支持,認為香港的經驗有助中國現代化改革,施雅迪當年更可以到北京與鄧小平等中央最高領導人進行第一次會面。

施雅迪在北京的人脈,主要是曾擔任中國國家副主席、中信集團創辦人榮毅仁,太古透過榮毅仁向北京證明外資在香港的重要性,一直與中國溝通,押注中國。1990年,太古及國泰由曹光彪、包玉剛、霍英東等人手上收購港龍航空,中信便是其一個收購的合作伙伴。

1996年,施雅迪就國泰及港龍重組到北京會見中國副總理錢其琛

1996年,施雅迪就國泰及港龍重組到北京會見中國副總理錢其琛

施懷雅家族的投資一直保守,以追求長期回報為主,所以在香港上市四十多年以來從來未蝕過錢。今年,終於在自己家族成員施銘倫手上,勁蝕七十七億三千七百萬,打破了四十多年以來業績未嘗見紅的紀錄。2018年施銘倫上場時,他曾接受太古內部訪問,揚言來港是希望更直接掌握影響集團業務的政經趨勢,希望親手省靚太古招牌,其大計就是進一步押注中港市場,看好中國內地消費增長,以及「大灣區」發展。顯然,國際政局發生劇變,加上武漢肺炎,已遠超施銘倫可以掌握的範圍。

一直受英式教育的施銘倫,1993年在牛津大學畢業,讀的是古典學,1997年加入太古做管理培訓生,曾經在啟德機場管理國泰的登機櫃位,與香港結緣。施懷雅家族選施銘倫掌管太古,亦是自中他在2000年左右開始,已陸續在香港、悉尼、上海、廈門及倫敦任職,做過可口可樂上海總經理,以及廈門太古飛機工程行政總裁。2008年他回到倫敦出任太古財務董事,2015年晉升英國太古行政總裁,一步步成為接班人,決心押注中國及香港。

施銘倫押注大灣區

施銘倫上任不久,投資市場其實頗看好他年輕有為,太古股價曾變身紅底股,突破100元大關。不過,去年「反修例運動」中,國泰成為風眼,位於金鐘的太古廣場亦多次成為戰場,國泰一度傳出被中國禁飛,意味斷了國泰90%航線,施銘倫要親自北上「跪低」救火,怒炒國泰管理層及涉事員工祭旗,本希望避過一劫,豈料一場武漢肺炎才是回馬槍,國泰破天荒地要香港政府注資拯救,更敗走了港龍航空,示威與武肺,誰更的威力更大,大家有目共睹。

命運就是很奇怪。施銘倫掌管太古之後,決定出手49.3億將一直威脅國泰的香港快運收歸旗下,反而成了國泰的催命符,加上燃油對沖狂輸不肯止蝕,加上太古旗下的地產、飲品、機械工程、海上服務都因為武漢肺炎受到重創,陷入低潮,本想大展拳腳省靚太古投牌的施銘倫,不單敗走了港龍航空,更要出售車位套現補充現金,一改以往持有收租的策略,顯示在現金流上已存在相當壓力。

由施懷雅初初在英國利物浦起家,太古200多年來經歷了世界上的風風雨雨。21世紀決定押注中國,結果卻因一場武漢肺炎,導致家族生意陷入危機,第6代施銘倫致力向中央示好,最終能否扭轉命運?

或者過去掌管香港事務的前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許家屯的一翻話可以有些端倪,他在香港回歸前曾經就中央對香港政策定性,就是「拖住英資,穩定華資,爭取外資,團結僑資,壯大中資!」回歸至今,中國成功拖住了太古,也因為太古、李嘉誠等人對中國投下信心一票,令1997年成功過渡;回歸後的香港吸引不少國際資本,以香港為橋樑投入中國,然而過去幾年中資在香港已佔主導地位,許家屯口中的中央策略已走完最後一步,那英資在中國眼中或已成為「安全套」。

以下是太古一些歷史圖片,大家認得多少?

~ 完 ~

Previous
Previous

我是你的眼-----梁凱程

Next
Next

李嘉誠的紅顏知己 看穿未來的周凱旋